中国农村的故事(我的成长故事画画图片中国故事|一位中国农妇的“画中风景”新华社新媒体2023-12-26 10:40新华社新媒体2023-12-26 10:4002:48)
02:48最困难的日子里,陈小玲贩过鸡蛋,卖过毛线,甚至还收过破烂。为了生计,开三轮跑运输、打土坯烧砖瓦这些男人从事的行当,她都干过。虽然奋斗的岁月艰苦而辛酸,但这位中国农妇始终没有放弃绘画的梦想。当日子过好后,年过五旬的陈小玲终于拿起了画笔,从芥子园的山石舟船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她如同一个“画痴”一般徜徉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甚至将卧室白墙改造成了画板,在此临摹龚贤的《松林书屋图》。近十年来,她画下了无数风景,自己也成了一道风景。以墙为纸,画下《山居图》“乡里邻里迎新人,愧无住宅宴贵宾。”这幅陈小玲结婚时贴在门口的对联记录了1983年4月那场颇为寒酸的婚礼——那天大雨如注,一辆骡子车拉着两箱嫁妆,陈小玲穿着雨鞋,走了四五里泥路,嫁给了丈夫徐克勇。婆家穷到连招待宾客的地方都没有,借地才顺利办完了婚礼。陈小玲正在作画。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尽管家徒四壁,陈小玲不嫌也不怕,她只感觉婚房的白墙空荡荡的,缺了点什么。到娘家过门时,她带回了珍爱多年的画笔和颜料,以墙为纸,耗费三天画下了融野径、青松、旅人于苍山云水间的《山居图》。陈小玲生于1960年,成长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农村。这位农妇对画画的“痴迷”,源自家庭的影响。“我的曾祖父是个木匠,擅长彩绘,奶奶和姑姑是村里有名的剪纸能人,两个哥哥又是学美术出身,精于国画。”陈小玲说。1977年恢复高考后,陈小玲三次应考却未能如愿,婚后艰难的生活又让她无暇画画。改革开放的发展大潮中,为了过好日子,她和丈夫在种地之余运煤球、贩毛线、卖鸡蛋,还一度收过破烂。“有一年做苹果生意,为了找晚熟的品种,我怀着8个月的身孕,寒冬时节在陕北农村走了三十多里山路。”陈小玲用“下大苦”形容奋斗经历。陈小玲画笔下自己(左下角红衣女子)贩毛线的场景。西到咸阳,东到黄河,从自行车换到摩托车,再升级到贷款买的柴油三轮车,陈小玲和丈夫奔波于关中平原,用陕西话自嘲“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但在长达数十年忙碌而艰辛的岁月中,她依然无法放弃对画画的执念。多年经营广告牌匾生意后,陈小玲的日子越过越好,2012年她在临潼区买了新房。随着一双儿女成家立业,她也将生意彻底转让。2013年,陈小玲终于心无旁骛地拿起了画笔。用画作记录生活之变陈小玲在西安临潼的家俨然是一个“画室”:餐桌上堆满了各类作画底稿,阳台书桌上全是她的习作和读书笔记,客厅中立着1米—1.5米高的三角钢架,上面是长2.4米、宽1.2米的巨幅画板,旁边的小推车上放着作画工具,其中各类毛笔多达上百支。最显眼的还是家中的主卧——室内白墙被陈小玲改造成了画板,贴墙的毡布长4.5米、宽2.5米,上面挂的是已经临摹完成的龚贤的《松林书屋图》,正进行最后的润色。“龚贤讲求‘积墨法’,此画浓荫盛绿,气象峥嵘,前后临摹了近十天。”陈小玲介绍,“中国传统山水画讲求可游、可赏、可居,我希望自己的画也能有这样的境界。”陈小玲润色临摹的《松林书屋图》。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因为没接受过专业美术教育,2013年当陈小玲真正开始作画时,她几乎是个门外汉。为了学画,她经常到西安看画展,到老年大学拜师学艺,业余时间还大量上网课,300多页的学习笔记细节满满,社交软件中收藏的各类画作超过6万张。“我不爱打麻将,也不喜欢金银首饰,除了吃饭睡觉,就想画画。”陈小玲说。陈小玲创作的山水画。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在十年的勤学苦练中,陈小玲画下了大量的山水画作,于灵山、静水、松林、泊舟中陶冶性情。同时,她又兼取连环画、农民画之所长,创作了三十多幅写实画作,记录农村之变、生活之变。过去经历的苦和累,如今却成了她下笔的灵感之源。今年2月,陈小玲患病住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医院、家属劝她多休息,但她放不下画笔,仍在坚持创作。“前半生忙着生存,后半生我要从心所欲。如果不画画,我会特别空虚。”陈小玲说,“我就是喜欢,没想过成名,这种追求与年龄无关,与农民的身份也没有关系。”“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农村,一个家庭妇女念叨着要画画,大家会很诧异,多少会说一些闲话,比如有人曾经这样调侃我,说‘画画能当馍当饭吗?’”陈小玲说,“但当他们看到我的画后,又很佩服。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大家都敬重有一技之长的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陈小玲在画下无数风景的同时,也把自己活成了一道风景。因为能写能画,农村老家婚丧嫁娶,她总是被特邀前往。别的女性多在厨房帮忙,她则忙着书对联,写贺词或祭文。“亲朋往来,她喜欢以画为礼,用艺术点亮大家的生活。”丈夫徐克勇说。陈小玲正在作画。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给幼儿园做美术老师,组建草根文学艺术社……绘画也给陈小玲带来了更广阔的社交空间。“在小玲的带动下,身边很多女性拿起了画笔,我就是其中之一。”草根文学艺术社成员付薇薇说,她退休后曾闲散在家。“是小玲的带动,让我有了更丰富的晚年生活,她的经历激励我们要勇于追梦,不要被年龄和身份所束缚。”在陈小玲看来,绘画带给她的是越来越丰富的精神世界——她曾将村中枯死的古树用板车拖回家,只因“它看上去像幅古画”;外出旅游时,她跑到嘉陵江支流拣石头拖回西安,只因“每块石头像一幅水墨画”。“人生没有固定的活法,不管多大年龄,我都想遵从内心的声音,像写意山水那般,在有限的画幅内,画下无限的风景。”陈小玲说。总策划:李凯监制:卫铁民记者:孙正好编辑:欧东衢、刘畅新华社对外部、新华社陕西分社联合制作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