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许埈珥的成长之路 : 一个令狐冲遇上风清扬的故事
(注:本文大部分素材取自网络上《A Path Less Taken to the Peak of the Math World》一文,经整理加工而成)。
0 引言
今天我们要讲述一位韩国数学家的故事,他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叫六月(许埈珥,英文全名:June Huh)。他的主要工作是将代数几何的相关理论和技巧引入到组合数学中,跟合作者一起解决了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猜想---Rota猜想。因为这项工作,六月最近受到邀请,出席2018年在巴西里约举行的世界数学家大会并做45分钟特邀报告。
(数学家许埈珥,图片来源于网络)
六月目前是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Clay Fellow,这个Fellow由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提供资助,奖励那些最有潜力的青年研究学者。此外,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也已经给六月提供了更一个长期职位,据说这个职位此前仅给予过Voevodsky和吴宝珠,而这两位后来都是Fields奖获得者。于是有人预测,六月将是2018年或者2022年的Fields 奖候选人 (六月出生于1983年,到2022年的时候还不满40岁,仍有获奖资格)。
注:许埈珥是2022年Fields奖得主——2022年7月5日更新
六月并不是那种从小就是学霸,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小学时成绩平平,并且自认为数学很糟糕,十多岁的时候曾梦想做诗人,二十四岁之前都不晓得自己要干嘛,更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数学家。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接触到了现代数学。这位贵人把他带进了核心的数学领域,六月沉浸其中,刻苦专研,一步一步走向了数学的顶峰。
1 少年时期
六月出生于1983年的美国加州,那时他的父母正在加州读研究生。六月两岁的时候,父母带他回到了韩国。六月的父亲是统计学老师,母亲是冷战之后韩国的第一位俄语教授。六月念小学的时候,由于数学考试成绩差,对数学很反感,一度认为自己不擅长数学。十几岁的时候他喜欢上诗词文学,写了很多的诗歌,还写过两篇中篇小说。2002年,六月进入国立首尔大学开始他的大学生涯,这时他开始意识到做诗人并不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又打算成为一名科学新闻工作者。在国立首尔大学,他主修天文和物理。
2 偶遇高人
大学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如流水般过去,转眼到了毕业之年。这一年,六月24岁。也在这一年,日本最出名的数学家之一,广中平佑(Heisuke Hironaka)访问国立首尔大学。这位老广可不得了,在70年代的日本和韩国,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老广是1970年的Fields奖获得者,他写过一本非常有名的自传书——《创造之门》,据说那一代的日本和韩国父母,都会把这本书送给孩子作礼物,希望可以把自己孩子培养成伟大的数学家。老广的专业是代数几何,他创造性的发展了另一位著名代数几何学家扎里斯基(Zariski)在低维代数簇情形的工作,证明了特征为0的域上代数簇的奇点消解定理。法国高等研究院的戈洛莫夫(Gromov)曾评价,老广的奇点消解定理是数学史上的独特存在,是数学上那些最难超越或简化的证明之一。
(日本数学界到目前为止共有三位Fields奖得主,除了老广,还有之前的小平邦彦(Kodaira),以及之后的森重文(Mori)。这些日本数学家的共同特点是,都在数学中最深刻的代数几何领域做出了最重要的结果,展现了日本人踏实,苦干的精神。)
2006年,老广在国立首尔大学访问期间,开设了一年的代数几何课程,六月急着毕业,心想正好可以把老广作为他准备新闻报道的素材,于是就去参加了这个课程。一开始的时候,来听课的有100多位学生,这其中包括了很多数学专业的学生。但几个礼拜下来,所剩的学生就聊聊无几了。六月想其他学生放弃的原因是老广的课晦涩难懂,而他之所以能坚持听课是因为他怀抱着不同的目的。不过,他确实也听懂了一些简单的例子,只要懂这些例子,在六月看来写他的新闻报道就足够用了。课后,六月就找老广聊天,老广向来对青年学子照顾有加,特别是在异国他乡,还有年轻人主动找他。他们一起吃午饭,六月就利用午饭时间,从问一些私人问题开始,慢慢开始聊数学。
几次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进展。六月大学毕业了,老广决定继续在首尔大学再呆两年。于是六月就决定读老广这个方向的数学研究生。这样他们又有机会经常在一起了,老广偶尔回日本的时候,六月就跟着他,帮他拎行李,甚至还和老广夫妻一起住在京都的公寓里,六月就睡在他们家的客厅。从首尔到京都,六月和老广一起吃饭、散步、聊天,他们成为了忘年交。
(广中平佑,六月和他妻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六月也就有了很多机会跟老广学数学,老广从具体的例子开始,然后介绍自己的成名大作。老广告诉六月,在证明了特征为0域上的奇点消解定理以后,他花了数十年来研究特征p的情形,这是目前一个主要的公开问题。老广语重心长告诉他,他可是花了毕生精力来研究这个问题,老广已经把六月看成是自己的徒弟,他很希望六月能够接过他的衣钵。
2009年,在老广的劝说下,六月申请了几十所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他的申请书显然比较薄弱,首先他本科专业不是数学,其次研究生课程上的也很少,并且这些研究生课程的成绩也不咋地。唯一的优势,也就是有老广这位数学泰斗给他写了推荐信。结果最终只有一所学校愿意录取他,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2009年的秋天,他正式成为了这所学校的研究生。
3. 初出茅庐
来到了伊利诺伊,六月开始了他的数学研究之旅,他花了六年时间,最终完成了Rota猜想的证明。这个问题是56年前由意大利数学家Rota提出的,起源于图论。
图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图,图简单来说就由顶点和边构成的集合。比如一个三角形就是由三个顶点,三条边构成的图,四边形、五边形都是图。图是组合数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数学家考虑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给定一张图,给你q种不同的颜料,将这张图上的所有顶点用这q种颜料来染色,要求是有边相连的两个顶点不能染上相同的颜色。问你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法?
这其实是组合计数问题,比如对于三角形这样一张图,第一个顶点可以有q种染色选择,与它相邻的第一个顶点有q-1种选择,那么剩下的最后一个顶点就只有q-2种选择,所以共有q(q-1)(q-2)=q^3-3q^2+2q种不同染色方法,得到的这个数是关于q的多项式。这个多项式就定义为图的染色多项式(chromatic polynomial)。
做一个练习,读者可以尝试计算一下一个四边形的染色多项式是多少(答案是q^4-4q^3+6q^2-3q)。
图的染色多项式的引进,最初是为了用来解决著名的四色问题。数学家通过大量计算发现,图的染色多项式本身也具有非常有趣的性质,比如这个q^3-3q^2+q,它的每项系数分别是:1,-3,2。取绝对值后为:1,3,2。这个数列有两个性质。
(1)单峰值(unimodal)。也就是这个序列总是先递增,到达某个最大值(顶峰)以后就一直递减,不会再上升。
(2)对数凹的(log concave)。也就是在这个序列里面任取三个连续的数,这三个数总是满足规则:左右两个数的乘积小于中间数的平方。
读者可以去验证,上面提到的这两个染色多项式都满足这样的性质。这是数学家做了大量计算以后,总结出来的规律,这个规律被称为“Read猜想”。六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证明了这个猜想。
六月刚到伊利诺伊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问题,跟大多数一年级的研究新生一样,他要上很多的课程,没有太多时间做研究。但是由于广中平佑对他有过三年的指点,他开始有一些想法。在那年冬天,六月把从老广那里学到的奇点理论技巧巧妙地运用到图上面。在这过程中,他发现在图上构造奇点,就可以利用奇点的相关理论来推导出原来这个图的很多性质。例如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染色多项式是对数凹的。发现这样的结果后,六月异常兴奋,于是就去查阅图论的文献,是否有前人证明过这样的结论。他这才发现,原来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证明图论中的一个重要猜想。
六月把这个Read 猜想的证明贴到了网上以后,密歇根大学邀请六月做一个演讲,专门介绍这一工作。2010年12月3日,他在一个大报告厅里开始他的演讲,台下坐满了数学家,其中也包括那些在一年前还果断拒绝他的研究生申请的数学家。在这一天,六月的数学天赋终于得到了认可。“他的演讲优美清晰、准确到位,对于一个低年级研究生来说,能讲的如此透彻,实在难能可贵!”密歇根大学一位教授这样评价道。
4 初始Rota猜想
在那次报告以后,密歇根大学向他伸出橄榄枝。2011年,六月就转学到了密歇根大学。这时,六月发现Read 猜想其实是一个更宏大的问题Rota猜想的一个特例。
Rota猜想跟Read猜想类似,但是它研究的对象不再是图,而是比图更抽象的组合对象,称为“拟矩阵(matroids)”(一个图可以看成是特殊类型的拟矩阵,拟矩阵的概念是由美国数学家惠特尼(Whitney)引进的,惠特尼在几何拓扑方面上成就更为人所知,但他早年其实是做图论的,这也是一个传奇数学家。限于篇幅,我们也不给出拟矩阵的具体定义)。总之,从拟矩阵出发也可以定义出一个多项式,称为“特征多项式(characteristic polynomial)”。Rota猜想可以表述为任意拟矩阵的特征多项式的系数总是对数凹的(log concave)。
这个猜想的陈述如此简单,但是证明却极其困难。一开始,六月打算把他用来证明Read猜想的奇点理论方法直接用到Rota猜想上,但他很快发现对于更抽象的拟矩阵,这个方法不凑效了。这次失败,让六月开始重新思考认识拟矩阵背后的隐藏的数学结构。
在数学上,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把其中一个理论的结论和方法运用到另一个领域中,这也往往会在另一个领域发现新的现象。这一点在当代数学物理领域就很常见(比如超弦理论中通过弦对偶的思想,可以把不同的数学领域联系起来,这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美妙的数学结果,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以后写专题论述)。六月在Rota猜想上的工作,正是涉及到与另外一个深刻优美的数学领域—霍奇理论(Hodge theory)的联系。霍奇理论是1950年由苏格兰数学家威廉姆霍奇(William Hodge)建立起来的。霍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代数簇的上同调环。从研究对象上看,霍奇理论似乎没法用来研究图或者更一般拟矩阵这些离散的对象。但是霍奇理论提出后的60多年来,数学家们已经在其他的框架下找到了很多类似的霍奇类型结构,这其中包括组合框架下的情形。六月就开始思考霍奇理论中的结构关系是否能用来解释这个对数凹(log concave)性质?在一个陌生的领域寻找相似的数学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好比寻找地外生命----我们只知道生命有哪些特征,但是却不知道新的生命会是什么样子。
5 完美合作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数学家卡茨(Eric Katz)早在2011年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到六月证明Read 猜想的工作,那个时候,六月对于证明更一般的Rota猜想还没有任何头绪。卡茨认真研读了六月证明Read猜想的原文,他发现如果将证明中的一个特殊结论去掉,就可以用这个办法来给出Rota猜想的部分情形的证明。于是他跟六月联系,在这之后几个月,他们很快就一起合作完成了一篇论文(发表于2012年),在这篇论文里,他们证明了对于一小类拟矩阵-----可实现拟矩阵(realizable matroids)的情形,Rota猜想成立。
但是可实现拟矩阵只是很小一部分,大多数的拟矩阵都是不可实现的(nonrealizable)。我们提到的起源于1950年的代数簇的霍奇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是代数簇上的上同调环。如果想证明霍奇型结构可以解释拟矩阵的Rota猜想,首先得构造拟矩阵上的类似于上同调之类的东西,对于可实现的拟矩阵,这个构造有一个非常直接的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卡茨和六月能很快证明可实现拟矩阵情形的原因。而对于不可实现的拟矩阵,他们依然无从下手。
四年来,六月和卡茨一直尝试定义不可实现拟矩阵上的有意义的霍奇结构。在这期间,他们注意到霍奇理论的一个特殊方面----霍奇指标定理或许就足够用来解释拟矩阵的对数凹性质。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位数学家Adiprasito加入进来了。Adiprasito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的数学家。2015年,他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六月,Adiprasito意识到虽然霍奇指标定理就可以用来解释对数凹性质,但是要对所有拟矩阵证明霍奇指标定理成立需要证明出更多的结论,他们把这些结论统一在一起称作“凯勒包(Kaehler package)”(凯勒是20世纪德国大数学家)。当然他们最终完成了这些结论的证明,从而解决了Rota猜想。2015年11月,他们三人把文章贴在了arxiv上,此后在数学界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他们的工作提供了霍奇理论的组合图景,开辟了一条解决组合数学问题的崭新的道路。
这项工作也迅速提升了六月的国际数学形象。除了获得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长期职位外,他也被认为是Fields 奖的有力竞争者。
6 后记
从一个没有数学背景的外行,到做出一流数学成果的科学家,六月的成长之路是非典型的。不过六月也是幸运的,那就是能够在人生的大好年华,遇上广中平佑,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就像令狐冲遇见了风清扬,在绝世高手身边,不知不觉中早已习得一身武艺。一旦有了用武之地,便可一展身手。
再来说说这位风清扬,老广今年已经86岁了,他依然没闲着。2017年3月,他在过去哈佛大学数学系的个人主页上,贴出了一篇长篇论文,宣称解决了前面提到的特征p域上的任意维数代数簇的奇点消解问题,目前文章正在审查中。
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数学家的努力和坚持,为了完成一个定理的证明,他可以为之奋斗,倾其一生。
原标题:《刚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许埈珥的成长之路 : 一个令狐冲遇上风清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