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张戈(教师成长故事咸阳铁小教师张阿幸:收获在不断成长的路上 | 教师成长)
张阿幸,咸阳铁小体育教师,陕西省张力学科带头人工作坊成员,渭城区体育教学能手。
我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因为我是从2012年的6月份才从渭城区一名武术教练转做人民教师的。做一行就要爱一行,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从没有停下过前进的脚步,,总是在“不满足”中努力学习,又在学习中不断收获。
一、 从“蹭课”开始……
想快速的从武术训练融入体育教学中,就要重开鼓另打罗,需要努力的学习。呵呵,聪明如我,我发现了一个“快捷键”,就是“蹭课”。关于“蹭课”,是我一个体育老师“蹭”进了渭城区张力语文名师工作室,“蹭”进了我向往的课堂。师傅张力在我们工作室的伙伴们进入工作室之初,就给我们每人送了几本书,有关于教学的,有关于做人的,有关于如何做好老师的.......我想,师傅的初衷一定是想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有“书香”味的老师吧。于是,我每天除了认真阅读师傅送的书以外,还大量地阅读了别的书籍,不但摘抄学习,还尝试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就这样《边城》里的“翠翠”、《城南旧事》里的秀贞、兰姨娘都缓缓地向我走来.....我的阅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视野得到了开阔。
在我们工作室这个课堂上,我最感恩的是,是师傅对我这个“边缘生”的“照顾”。
记得我第一次做微课,因为虽然课的时间短,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没有学生但心中要有学生,还要快速入境,主线清楚,收尾快捷。这就要求必须语言精练,而语言组织能力是我这个体育老师的弱项,居然写不出一句满意的简练的过渡语。师傅一遍又一遍的教,一遍遍又一遍的改,一遍又一遍的帮我顺词,直到完成微课的录制。在师傅的指导下,微课《一片叶子落下来》和创新课堂《我的幸运一天》获得区级、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就这样我爱上了作课,爱上了有书香味的课堂。
在2016年和2018年的体育赛教磨课中,师傅几乎每天都要顶着炎炎烈日,在操场上给我磨两节课。看着我不在状态的时候,师傅不顾太阳晒,也不顾自己是穿的裙子还是裤子,就直接给我做起了示范。累了,操场上的长条凳就是她的临时休息地... 还好,没有让师傅失望,我获得了校级和区级赛教的体育教学能手。
这几年,在我师傅的指导下,我不断的努力,我不断的学习,也不断的进步。写了水平一《掷轻物投远》一矿泉水瓶子的利用等案例分析;写了《跳一蛙跳一快乐地跳起来》等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同时,我还编排出《童心武韵》《琴心剑胆》两本校本教材。使我验证了”收获在不断努力的路上”真正的含义。
二、陌上花开……
这几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我有幸参加了省级、市级、区级、校级的语文和体育教学八个课题的研究,现都已结题。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以前较少研究课题,但其实,研究课题,整理资料的过程,是最好的教学总结与教学反思的过程。我记得我当时在做省级课题结题资料时发过这样一个微圈:“如果每一本读过的书里都有一棵开花的树的话,那我们就已经种下十几棵开花的树了,那就是一片开花的小树林了吧。呵呵,又一次走过这片开花的小树林,被花香迷醉....会眼角噙满甜甜的泪水,会小心脏萌萌萌萌的跳....我做出来的不到小伙伴们的作品的三分之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所有的遇见。”当然,我说的十几棵只是大树,如果加上小伙伴们一起种的,那就是十几棵的N倍了吧。当然,这也只是我的八个课题中的其中一个课题的一个过程资料里的小小的内容而已.
通过努力,这几年我几次获得了校级优秀教师,区级名师工作室优秀成员等称号,使我又一次验证了”收获,在不断努力的路上”的真正含义。
三、我的“诗与远方”……
这几年,我和学校校的周敏茹老师同师傅一起,带着现在的已经上初一的小伙伴们从一年级开始做“班级共读”,一方面自己做,一方面跟着全国“百班千人”参加读写计划,从第二期开始锲而不舍的跟到现在的第24期。从《一条会飞的鱼》到《猫哈拉商店》,《飞鼠萨米历险记》到《养家之人》到《莫斯利变猫记》到……从猜读、自读、共读,到讲一讲、写一写、编一编再到自己做编剧写剧本的演一演……一路走来,我收获着阅读的快乐,收获着专业的成长。
当然,那些一路跟着我们“悦读”的小伙伴们通过初一这一学期的多次考试,兴奋地告诉我们“喵喵老师,我们的语文学的是最不费力的,比其他科目都省时省力,而且成绩是所有学科里面最好的……”看着小伙伴们兴奋的小模样,让我觉得那几年所有的辛苦和努力是那么的值得啊。
是共读更让我知道要成为幸福的阅读教师,首先自己要做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之后,我是童书、小说、国学经典无一不读。广泛的阅读让我的内心更充盈,让我心中有希望,眼中有光芒。也使我慢慢明白,书不只是简简单单地读,即便看似简单的绘本也能玩出新花样,读出乐趣,写出惊喜。参加了百千23期的共读,看着孩子们从单纯的喜欢,到热爱,再到爱不释手、眼中放光。声情并茂的朗读、灵动的文字、思想的碰国政务心一让我们看到孩子们正在书的世界里兴致勃勃地长大。他们的心灵如花朵般在一寸一寸地绽放,那一缕缕清香浸润着每个人的生活。我和孩子在读书中享受了快乐,共同成长。我觉得我们是在做一件美好的事,我们的心一直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向着明亮那方,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其实,在共读的过程中也曾有过一些不太和谐的音符,使自己有过一段迷茫,记得我当时还写了一首随笔小诗表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渴望阅读的常规化,
就如吃饭、呼吸一般。
孩子们快乐的读书,
安静地参加读书活动。
老师静静地导读,
然后一起静静地去聊书、去分享,
静静地将读书活动渗透于孩子们的生活中。
如细雨滋润禾苗,
如春风吹开小花,
用温柔待它,让快乐紧紧跟随,
让美好静静发生……
愿
你我寻香时,
抬头仰望,
那一朵朵小花,
在静静地绽放,
那花瓣上流淌着金色的阳光,
会温柔的拥抱,所有我路过的彷徨……
当花瓣飘落时,
会有书香浮动,
那是我憧憬的远方……
阅读的路上只有开始,愿这前行的路上,处处都可以种下一棵开花的树……”
通过校领导的鼓励,通过师傅的开导,通过伙伴们的努力,经过自我一起所做的关于阅调整自己的心态,我越来越热爱自己和周敏茹老师-读这件事。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在这几年参加的百千23期共读活动中我们班级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8期集体奖。孩子们也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的收获。我个人也被百班千人评为2016.4—2021.4“全国百佳读写教师”。百班千人的评语是这样写的:“张阿幸,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道北小学,共参与20期百班千人共读,获得集体特等奖1次。”“从提名奖到二等奖,到一等奖,再到特等奖,这位领着孩子阅读的体育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在读写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收获。”这使我再一次验证了“收获,在不断努力的路上”的真正含义。
四、那个“小确幸”……
2017年7月11日,作为我们获得阅读特等奖的奖励,我与周敏如老师一起,参加了在广州顺德举办的“全国百班千人阅读教师研习营”为期5天的活动。研习的指导导师由张祖庆、周其星、周益民、李祖文等30位名师导师团组成。此活动从2017年5月5日开始,国内唯一基于实践大数据的班级整本书共读研习营开始报名。6月15日,还没开营,百千先在线上邀请名师作阅读分享课,满满的干货。一路等待,一路花开,一路挡不不住的热情,不断有新的老师加入。终于,我们这群喜爱阅读的老师们,在被惦记、盘算了很久的日子__2017年7月11日,相聚在了一起。
第一天报到完后,晚上就紧锣密鼓地分班,我与周敏如老师被分在研习四班,班主任是导师胡老师。第二天和第三天的研习活动是名师给营员做的阅读教学的公开课和学术报告。第四天是分班实作:1、绘本的整本书阅读。2、小说的整本书阅读。我与周敏如老师分在了四班的第六组,我被该组成员推选为组长。第五天是实作后的展示。经过导师推选及所有成员组的一致投票决定,由我带领的第六组代表研习四班上台展示,展示过程中,获得了所有导师及所有研习营员的热烈掌声和一致好评。经过认真的研习,我被评为优秀学员,并收到了导师们自己写的书。
为期五天的学习,我和周敏如老师收获满满。在这个研习营里,认识了一位“把孩子放中间”的校长,体会了一所有“文化”的校园——广州佛山东平小学。在这个研习营里,学习了有“魔力”的“咒语”,并想着给我们班的孩子也施一施“魔法”,念一念“咒语”。在这个研习营里,以为对二年级小朋友来说很复杂的写作,让胡老师的思维导图勾画出了一首首优美的儿童诗。在这个研习营里,周益民老师让学员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阅读的美丽”和“阅读者更美丽”。学习到了阅读要有品位,要有理性、要公正,不要被媒体牵着走的理念。
张祖庆老师说:“好的研习,其实是一种陪伴,一种零距离、无死角、全方位的相处。这里,没有导师,都是共同的学员,大家彼此尊重、彼此发现,彼此照亮、彼此点燃。好的研习,所有人都是智慧的产生和传播者;不是导师有多优秀就会有好的研习,也不是学员有多优秀就会有好的研习,而是两者共同激发,合奏出美妙的音乐,才能抵达好的境界。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永远在路上……”
周其星老师说“好书读得越多,你就离太阳越近”。
我说:“第一次,有心中满满当当,却找不到能表达到位的合适词语;第一次,我发的所有照片不是我拍的,但是感觉很美很幸福……在这个研习营里有我,虽然我是体育老师,可我是最骄傲最幸福的那个人,因为我长出了与大家相同的羽毛,因为相同羽毛的鸟儿会一起飞……”跟着百千读书,我们和导师抱团前进。跟着百千研习,学习到满满的干货,我想,我是离太阳越来越近了吧……
此行的圆满成功,使我又一次验证了收获,在不断努力的路上的真正含义。
写在最后的话:虽然做教师我的起步有点晚,但是我很幸运,我遇到了我的师傅张力和最好的伙伴们。如果说,只有一群长着相同羽毛的鸟儿才会一起飞的话,那么,我会更努力,因为我要努力长出和大家一样的羽毛,和大家一起飞,使自己收获在不断努力的路上。
编辑:王波